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7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广西龙江河的河水和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凝沉淀实验验证聚合氯化铝(PAC)对人工配制的超标40倍河水中镉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不同pH模拟洪水对含镉絮体释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9.00±0.05)的浑浊河水中,PAC对河水中的镉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投加PAC后12h,PAC对河水中镉的去除率可达到98.52%~99.42%;在pH为(6.00±0.05)~(8.00±0.05)的模拟洪水过后72h内,河水中的Cd2+浓度均低于5μg/L,含镉絮体不释镉或少量释镉,稳定性较好;在pH为(5.00±0.05)的模拟洪水过后72h内,河水中的Cd2+浓度部分高于5μg/L,含镉絮体释镉量较大,稳定性较差。因此,在龙江河的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中应加强洪水期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641-1643
以披碱草、高羊茅、紫穗槐、柽柳为试验材料,研究这4种植物不同配比方式构造的缓冲带对地表径流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全氮、全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缓冲带前段栽植草本,中段栽植灌木,末段栽植小乔木,并在小乔木林下栽植草本的缓冲带类型(缓冲带3型)对径流中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佳,建议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粉煤灰、膨润土等制备新型粉煤灰陶粒,考察粉煤灰陶粒对溶液中Cu(Ⅱ)的去除特性并进行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粉煤灰陶粒对Cu(Ⅱ)的去除主要为吸附过程,对Cu(Ⅱ)的吸附效果与陶粒用量、温度及振荡速度有关,较大的粉煤灰陶粒用量、适宜的温度及振荡有较好的Cu(Ⅱ)去除效果.当温度为25℃、pH4.5及振荡速度150 r/min时,2.00 g粉煤灰陶粒对50 mL溶液中浓度为100 mg/L的Cu(Ⅱ)去除率为100%,而同等条件下两种普通市售陶粒的Cu(Ⅱ)去除率分别只有14.6%、6.3%.陶粒吸附柱可连续4次对250 mL浓度为100 mg/L的Cu(Ⅱ)去除率达90%以上.25℃时粉煤灰陶粒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为2.78 mg/g,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以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则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壤砷污染较为严重,全国砷含量超标的稻米占1%左右。由于我国60%以上的居民以稻米为主食,导致居民稻米砷的暴露较为严重,因此降低稻米中砷含量是亟待解决问题。简述了我国稻米砷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分析土壤中砷向水稻转运的途径,重点介绍通过降低土壤砷生物有效性、抑制水稻根系对砷的吸收、叶面肥阻隔控制以及农业措施降低稻米砷含量的控制效果,并展望了下一步稻米砷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148-150
以柠条、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谷子、洋芋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不同植被栽植方式对试验地土壤侵蚀量、地表径流量和2 m土层储水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植被配置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灌木与草本植物配合栽植的Ⅰ类植被配置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佳,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及生物多样性,建议推广灌木与草本植物配合栽植的Ⅰ类植被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6.
废旧汽车拆解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Pb、Zn生物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废旧汽车拆解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采集某废旧汽车拆解厂汽车拆解区垂向0~100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对重金属Cu、Zn、Pb、Cr、Ni、Cd、Hg和As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和污染评价,并对土壤中重金属Pb和Zn的不同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废旧汽车拆解区表层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Cu、Zn、Pb、Cr、Ni、As污染,其中,Pb、Zn、Cu含量严重超标,呈现Cu、Ni、Pb、Cr、Zn、As多种元素复合污染的特性。同时,拆解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土壤深度显著下降,但是,Pb和As的污染超标深度可达150 cm。拆解区土壤中可离子交换态的Pb含量最低,土壤pH值对各种形态重金属Pb的控制作用不显著,随着土壤垂向深度的增加,可氧化态和弱酸提取态Pb的比例迅速降低,残渣态Pb的质量分数逐渐提高,Pb的生物有效性下降。土壤pH对可Zn的生物有效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弱酸性土壤中以生物有效性高的形态Zn存在,中性土壤中以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Zn为主。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统计与总量控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统计是我国各级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总量控制是现代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制度;两者的实施,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就我国环境统计与总量控制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两项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东江流域不同地类非点源污染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区进行野外径流场试验,研究自然降雨过程中不同地类常规污染物与典型重金属的非点源污染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农业用地水质较差,是流域内的主要非点源,但公路重金属污染物也不容忽视。庭院、公路和菜地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与径流量相关性显著,而水田与林地则相关性差,主要是由同一小区二次降雨间隔差别大与地面特性引起的。庭院SS与COD发生显著初期冲刷现象,TN、TP与重金属(Cu、Pb、Zn及As)初期冲刷不显著,公路、菜地、水田、林地,则大部分指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初期冲刷现象,同时部分场次降雨中也会出现二次冲刷的现象。不同污染物的初期冲刷现象显著程度规律为SSCODPbTNZnTPCuAs,常规污染物的初期效应比重金属显著,重金属的初期效应更易受到用地类型的影响;对比不同用地类型,则农用地更易发生初期冲刷现象,但公路径流中重金属污染物也存在显著初期冲刷现象。降雨量、降雨强度及二次降雨间隔是影响初期冲刷现象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三氯乙烯在砂土和不同壤土中的吸附行为,并探讨了三氯乙烯初始浓度、有机质含量和温度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乙烯在壤土和砂土中的吸附等温线都呈非线性;当三氯乙烯的浓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时,土壤对三氯乙烯的吸附比较平缓;随着三氯乙烯浓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其吸附量也明显增加.同时,温度升高不利于TCE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集约化种植的迅速发展,农产品废弃物的产生量急剧增加.果蔬废弃物(废弃脐橙)是一种良好的生物质能源原料,非常适宜采用厌氧技术进行处理.对果蔬废弃物厌氧消化的各种技术进行简单综合和比较,认为采用连续流单相反应系统的混合发酵技术对废弃脐橙有较好的效果,是未来废弃脐橙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